5G技术,让物联网技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,小到手机、手表,大到汽车、飞机,几乎无物不联网。自从1978年互联网技术诞生后,这项改变人类科技发展轨迹的技术,已经为全球数百个国家,服务了43年。截止目前,全球共有互联网根服务器13个,其中有10个在美国。不少人开始担心,如果在关键时刻,美国在根服务器上做手脚,有没有能力让我们断网呢?
一旦互联网终端,意味着企业无法正常经营,工厂生产中端,航空、通信、金融等大部分领域,都将按下暂停键。互联网如此重要,预防网络中断的潜在风险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
全球的根域名服务器共有13个。根域名服务器的分布如下:
主根服务器(A)美国1个,设置在弗吉尼亚州的小城市杜勒斯。
辅根服务器(B至M)12个:9个部署在美国,2个在欧洲,放在荷兰(辅根服务器K)和瑞典(辅根服务器I);1个在亚洲,放在日本(辅根服务器M)。
什么是根服务器?
其实,我们通俗意义上理解的根服务器,并不完全代表类似于机房服务器的硬件设备,其关键是用于识别网络地址的根域名。在根域名的基础上,各国根据自身的需求,会再次进行二级域名、三级域名的规划。如果根域名失效,无论后面的次级域名设置得多么完美,都将无法继续访问该网址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如果将互联网看作是一本词典,那么根域名就相当于是词典前面的检索目录。如果失去检索目录,想要找到对应的词语,就几乎没有可能。
由此看来,根域名几乎决定了互联网地址能否正常访问,美国确实有能力,通过调整根域名,来中断某个二级域名下的所有网络访问。这样的事并不是没有发生过,伊拉克曾因为与美企在顶级域名的管理权上发生争议,美企一怒之下,通过修改根域名的参数,让伊拉克全国断网3天。
有人不禁会问,为什么我们不建立自己的根域名,以确保国内的互联网通信不被美国左右呢?互联网技术发展至今,其庞大的数据访问能力和流量,是人类过去数千年难以想象的。全球的互联网域名,都需要遵循一套特有的规则,否则就无法进行相互高效访问。所以除非我们也能建立一套以当前根域名体系相媲美的系统,才能完全绕过美国对互联网的管理。
自建全球根域名,技术上并不是什么难事,但要想让其他地区放弃当前的互联网,更换新的域名,困难就会接踵而至。其实,为了避免因为根域名对国内网络的影响力,国内早已组建了自建的镜像服务器。
什么意思呢?如果有人在根域名上动手脚,对国内的互联网产生影响,镜像服务器就会启用。它能保证国内的域名,恢复到根域名正常状态的访问过程,确保国内互联网通信正常运转。
所以,即便美国停止根服务器运行,国内的网络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。不过,由于根服务器已经失效,海外的网络数据,无法与国内进行互通。
不得不说,除了经济在前进,我国的互联网技术也在不断加强。我国的互联网虽然比美国起步时间晚了多年,但是相信在中国的努力下,后来者亦能居上!
版权声明:上述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有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联系我们lin@k23.cn。